在中国车市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时,日系车出现了逆势增长,一方面由于此前跌幅较大,基数较低;另一方面依靠小型车上量,高端产品线却依旧丢盔卸甲。日系车要想真正实现回归,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2015年7月,丰田在华销量为9.25万辆,同比增长23.7%。1~7月,丰田在华销量为60.53万辆,同比增长11.9%。本田7月在华销量为7.31万辆,同比增长50.4%。1~7月,本田在华销量为533998辆,同比增长32.8%。日产7月在华销量为8.42万辆,同比下跌13.9%。1~7月,日产在华销量为67.21万辆,同比增长2.8%。
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:“日系车产品力提升快,市场潜力大,消费者认同度高,这些都是日系车回暖并有望在下半年延续如此高增长的原因。”
新品效应 降价策略 助力市场回暖
今年2月卡罗拉单月销量仅10316辆,而降价后的3月份销量提升为18535辆。6月份,卡罗拉单月销量更是达到2.3万辆,成为一汽丰田销量冠军。5月份东风日产轩逸优惠幅度达到21%,该产品5月销量达到2.77万辆,成为轿车市场销量冠军。此外,广汽丰田雷凌、东风日产阳光促销幅度同比均增加11%。
崔东树表示,日系车企根据中国市场变化,逐步采取措施,比如推新品、官降,也是日系车上半年整体回暖的一个原因。
而在新产品方面,日系品牌今年的新车受到消费者褒贬不一的评价,但值得一提的是:日系车在中国不仅越来越侧重suv产品的研发,而且还加入了中国人喜欢的涡轮增压发动机。
两成市场占比 只是恢复常态
众所周知,在2011年之前,日系车曾长期占据外资品牌市场份额的第一位。而后受中日关系紧张以及日系车在品牌策略上出现问题的影响,在中国市场持续低迷。近几年日系车销量的下跌是持续性的,各大日系品牌的销量都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,而关于“触底反弹”的说法也是由来已久。
直到今年上半年,日系车才开始回暖。2015年5月,日本汽车厂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合计达到了20%,这基本与日本汽车厂商在2012年前的水平大体持平。
丢失高端阵地 越走越窄的回暖路
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: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系车市场份额是与德系车在一个水平。”近期日系车虽然有所复苏,但市场份额仍与德系有一定差距。
日系市场之前份额下滑,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“钓鱼岛”事件,更多的主要原因是其主流产品的竞争力下降。技术革新速度过慢、态度保守、品牌营销不够、竞争对手竞争力增强等等,都是导致其竞争力优势不再的重要因素。
日系高档车就是典型的代表,雷克萨斯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,曾一度成为中国市场增长最快的豪华车品牌。但2011年,当德系三强奥迪、宝马、奔驰迅速发展时,雷克萨斯却降低了销量目标,并且至今迟迟未国产。
一家讴歌4s店的老总表示:“日系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都很保守,其中讴歌在营销上最为保守,其对经销商的终端宣传几乎不提供支持。”
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此前曾分析过,以一汽丰田为例,包括锐志、皇冠,普拉多、陆巡等高端产品,销量都呈现大幅下滑和边缘化趋势,这无疑极大地打击了日系车的品牌力。
日系车虽然在今年的前7个月实现了销量增长,但是如果下半年没有“降价”和“新产品集中上市”这样的牌,后续动力仍十分堪忧。如果没有更加行之有效的策略,在中日关系仍旧紧张的环境下,日系车想要彻底逆袭回归,恐怕十分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