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制造2025》提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领域,汽车产业未免洋洋得意。但是最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在一次讲话中披露,最初的文件并没有包括汽车产业,这个现象值得汽车业反思。
有媒体称,这是一个“略微让汽车人感到心酸的故事”,我觉得这是令汽车产业害臊的故事,这个故事说明了在其他行业眼中汽车产业是什么形象。
近年来,“中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亟须国家战略支撑”的呼声日益高涨,几次都只差临门一脚。政府对汽车产业太重视了,汽车产业也自命不凡,开口闭口就是“支柱产业”。有些车企管理者甚至来不及冷静分析成功的原因和潜在问题,便迫不及待地大谈成功经验。搞一个新产品,就敢吹嘘具有划时代意义。长期以来,汽车业的指导思想竟然是“以市场换技术”,冀图走捷径“弯道超车”,一段时间内甚至排斥“要耐得住寂寞”的发展观点。
国内车企都声称掌握了核心技术,电动车一次充电可行驶很长的距离,而且速度也很快。所有这些都让人觉得中国似乎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电动车开发的领袖。但事实果真如此吗?2012年温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:“混合动力车现在有了一些进展,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。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,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。”
苗圩部长希望汽车企业认真地考虑一下,在新的变革、新的革命到来时,如何摆脱传统思维定式,摆脱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。他在一次讲话中提到,汽车产业要破除“思维定式”,“现在的电动车,不客气地说是在传统汽车上的改装车,根本不是按照真正的电动车设计的,所以它的轴荷分布、自重、整车布置等都是不合理的。”
《中国制造2025》要求汽车业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,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。业内著名专家赵福全认为,汽车业在《中国制造2025》指导下所进行的变革,绝不仅仅是汽车加上互联网、自动驾驶、电商这样简单,而是整个产业链所有环节、所有要素、所有主体都参与进来的全面变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