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绩分化 新能源车企遇盈利考验
持续多年的利好政策,使新能源车成为国内市场崛起的新力量,而在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下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新能源车,以体验新的出行方式。然而,在新能源车大潮下,早已实现布局的各新能源车企,却走着两极分化的道路。北汽新能源等企业不仅保有量大幅提升,更开始进军海外市场。而面向高端市场的腾势等,则通过“输血”的方式以期挽回颓势。对于拿到新能源车“准生证”的新军来说,如何应对未来补贴退市后的市场竞争,则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。业内人士认为,在享受多年补贴红利后,新能源车企应该考虑补贴退市后,如何应对市场竞争的考验。
“10万辆”成新门槛
虽然新能源车被认为在国内正处在起步阶段,但由北汽新能源、吉利、等组成的第一梯队,正在通过销量及保有量的持续增长,将新能源车市场带入新量级。
数据显示,由于今年初新能源车重新备案车型停售因素影响,今年前4个月,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万辆,同比下降0.2%。然而,北汽新能源、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市场老将,则通过多年积累的口碑及热销车型,继续保持高增长。据统计,今年前4个月,北汽新能源的销量更为抢眼,今年前4个月销量为1.84万辆,同比增长117.5%,并占据纯电动车28.8%的份额。
据了解,目前北汽新能源总保有量已经达到9.7万辆,预计在今年五六月将突破10万辆大关。同时,北汽新能源渠道网点数量达到245家,按照北汽新能源方面的规划,今年底渠道网点数量将扩充至近400家。北汽新能源率先推出了行业内的第一个服务品牌,为消费者打造用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。同时,北汽新能源也是国内首个推出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的车企。
汽车行业专家颜景辉表示,目前新能源车正处在起步阶段, 对于车企来说,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是打响销量争夺战的基础之一,而“10万辆”的市场保有量,也将成为新门槛。
“造血”解决痛点
在北汽新能源等车企夺取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,一些新能源车企却在盈利边缘挣扎。其中,发展至今已经历经七年的腾势,欲通过母公司“输血”的方式扭转颓势。
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,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对腾势新能源增资5亿元;另一股东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对腾势新能源增资5亿元。比亚迪方面称,增资是考虑到腾势新能源业务的发展需求,但业内普遍认为,本次比亚迪与戴姆勒双双增资是在为腾势紧急“输血”。
近年来,腾势的发展并不如意,仅以一款车型独撑市场,虽然该车型被称为具有媲美特斯拉的性能表现,但高昂的售价使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。
相比腾势,作为电动汽车的领头羊,北汽新能源则依靠丰富的车型,覆盖小型、中型及suv等各新能源车市场。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陆皓表示,不仅要搭建更多销售网络、车型细分化,更要根据消费“痛点”,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。
对于消费者对电动车充电时间过长的顾虑,北汽新能源推出快充半小时行驶200公里的车型;根据目前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价格敏感的现状,推出起售价不到5万元的ec180。同时,在时下火热的分享经济背景下,北汽新能源也在从制造商向出行凯发k8官网下载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转变。据了解,未来北汽新能源将推出致力于分时租赁的轻享汽车平台,并引入芝麻信用、京东白条等多元化认证方式,降低消费者的使用门槛。
值得一提的是,工信部发布了“关于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的公示”,2016年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52万辆,但企业申报数和专家组核定推广数均不到10万辆,符合首轮补贴标准。其中,北汽新能源的补贴合格率达到100%。
“新面孔”难抢市场蛋糕
事实上,在市场保有量争夺战、销量保卫战纷纷打响时,面对去年国内新能源车50.7万辆的销量数字,更多企业选择杀入新能源车市场,放手一搏。
此前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扬曾表示,国家对新能源乘用车的生产资质只会颁布10家左右。但是,面对目前已经颁发的14张新能源车生产资质,不仅体现出国家层面对新能源车发展的侧重,也显示出众多车企看好新能源车的发展前景。
据统计,去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50.7万辆,目前新能源车产能接近80万辆,但在众多新能源车“新面孔”加入后,在建产能已经超过200万辆。据预测,2020年,新能源车产能将大幅释放。
然而,作为节点,2020年不仅新能源车产能将释放,新能源车补贴也将退市。届时新能源车也将加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。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未来新能源车领域的新品牌既要与传统燃油车抢占市场份额,也要在新能源车市场中上演销量争夺战。对于新品牌来说,如何与新能源车市场老将们争抢市场蛋糕,错位竞争、开拓细分市场等,将成为新品牌立足的手段之一。
(责任编辑:陈秋)